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完全認同,活在當下,享受人生。】


 
 
【完全認同,活在當下,享受人生。】


一天很短,短的來不及擁抱清晨,就已經手握黃昏!

一年很短,短的來不及細品初春,就要打點秋霜!

一生很短,短的來不及享用美好年華,就已身處遲暮。

 

人生總是經過的太快,領悟的太晚,所以珍惜人生路上的親情,友情,愛情……因為,一旦擦身而過,也許就永不邂逅…

 

一念起,一念滅。

善意就在這明滅間,已是天壤之分,雲泥之別。

 

 

無齡感  <摘自網路好文>


最近,新詞“無齡感”傳遍了朋友圈,方式也逐漸成為時尚而廣為流行。它並非盲目地不服老,而是指一種心理狀態和生活態度。

 

**讓自己成為對的人**


有一個年輕人去買碗,來到店裡他順手拿起一隻碗,然後依次與其它碗輕輕碰擊,碗與碗之間相碰時立即發出沉悶、渾濁的聲響,他失望地搖搖頭,然後去試下一隻碗。

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讓自己成為對的人**




**讓自己成為對的人**


有一個年輕人去買碗,來到店裡他順手拿起一隻碗,然後依次與其它碗輕輕碰擊,碗與碗之間相碰時立即發出沉悶、渾濁的聲響,他失望地搖搖頭,然後去試下一隻碗。

 

他幾乎挑遍了店裡所有的碗,竟然沒有一隻滿意的,就連老闆捧出的自認為是店裡碗中精品,也被他搖著頭失望地放回去了。

 

老闆很是納悶,問他怎麼老是拿手中的這只碗,去碰別的碗是什麼意思?

 

他得意地告訴老闆,這是一位長者告訴他的挑碗的訣竅,當一隻碗與另一隻碗輕輕碰撞時,發出清脆、悅耳聲響的一定是只好碗。

 

老闆恍然大悟,拿起一隻碗遞給他笑著說:「小伙子,你拿這只碗去試試,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儀的碗。」

 

年輕人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

 

奇怪!他手裡拿著的每一隻碗,都在輕輕地碰撞下發出清脆的聲響,他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驚問其詳。

 

老闆笑著說:「道理很簡單!你剛才拿來試碗的那隻碗本身就是一隻次品,你用它試碗那聲音必然渾濁,你想得到一隻好碗,首先要保證自己拿的那隻也是只好碗,就像一隻碗與另一隻碗的碰撞一樣,一顆心與另一顆心的碰撞,需要付出真誠,才能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

 

自己帶著猜忌、懷疑甚至戒備之心與人相處,就難免得到別人的猜忌與懷疑,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自己生命中的“貴人”。

 

前提條件是你與人為善,你付出了真誠,就會得到相應的信任,你獻出愛心,就會得到尊重,反之你對別人虛偽、猜忌甚至嫉恨,別人給你的,也只能是一堵厚厚的牆和一顆冷漠的心。

 

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有一隻碗,碗裡盛著善良、信任、寬容、真誠,也盛著虛偽、狹隘、猜忌、自私..請剔除碗裡的雜質,然後微笑著迎接另一隻碗的碰撞,並發出你清脆、爽朗的笑聲吧~

 

除了待人處事外,在工作與愛情上亦同。

 

碗,人們常將飯碗比喻工作,工作實穩就叫鐵飯碗,工作出現危機就是飯碗不保。

 

面對工作時,有些人常會抱怨手上的飯碗小又寒酸,卻不思量自己的能力充其量只能拿的起這寒酸小碗。

 

面對愛情,又常抱怨對方的缺點,卻不思量,若對方沒有這些缺點又如何能看的上您我。

 
只有能力厚實才能端的起更大的飯碗,只有包容、體諒才能讓愛情更加美滿。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您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首富馬雲一家四口,居然有3人被病魔纏身,兒子在今年離世....,看完現在的馬雲你會選擇「健康」還是「事業」?
http://quotationsclassic.blogspot.tw/2015/12/3.html

 

您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我的好友,早安唷!

 

只用微笑說話的人,才能擔當重任。

------我的好友,午安唷!

在何種情況下舞從『不會到會的階段』學不會? 非好非熟非國際標準舞耶!


 
 
DAV1D自問自答篇


#在何種情況下舞從『不會到會的階段』學不會? 非好非熟非國際標準舞耶!

答:一、半途而廢者(原因太多太多了)

 二、每週學舞次數不足者

 三、從不練習和偶爾練習者

 四、經常遲到、缺席、早退者

 五、偶爾遲到、缺席、早退自己又不加(補)強者

 六、不知道回去要如何練習者

 七、練習方法錯誤者

 八、免費學習者(天下沒有那麼好的事情)

 九、學過後和別人亂舞者(每人目的不同)

 十、同時和兩位老師學舞者(錯亂、質擬、誤導)

 十一、同時學男步和女步者(混淆、錯亂)

 十二、中間加入又不多加練習無法全盤了解者

 十三、基本步踩不正確或不會踩者

 十四、音樂不知道如何聽或聽錯者

 十五、男步和女步的舞步節奏數不出來者

 十六、觀念與態度不好者

 十七、光說不練(說的比唱的好聽)……一口好舞者

 十八、向書及錄影帶學習者

 十九、向未合格或未適當之教師學舞者

 二十、個人學舞之目的…?不是要將舞學會者

 二十一、背舞和套舞者

 二十二、體位及步位弄不清者

 二十三、方向及角度弄不清者

 二十四、不知道引導及跟隨者

  二十五、害羞又害怕者

  二十六、不敢邀舞或拒絕邀舞者

  二十七、認為學費低廉學不會損失不大者

  二十八、只是來捧場者

  二十九、認為學不會也不會怎麼樣者

  三十、認為學不會也不會怎麼樣者……真的!並不會怎麼樣者

  三十一、老師一再又一再……又一再的重複和學員們道如何練習而沒有行動者

  三十二、只差哪麼一點點而又沒加把勁者

  三十三、說要去參加比賽又不來上課者

  三十四、說要去參加表演而從此音訊全無者

  三十五、抱持著學多少算多少學下會也無所謂者

  三十六、觀念不正確者

  三十七、態度不好者

  三十八、反正會忘掉干脆不用練習不用心也不須當真者

 

  上面那麼多的問題 如你()都不願意克服或嘗試克服,本人非常非常確定你()們的舞是學不會的!(請參考『學會的定義』篇)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您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好友關懷數不盡

曉以哲理烙心田

感恩之情無言語

終身友誼長可天

親愛朋友謝謝你

午安友冬至愉快


早安微笑的10個價值══

1.人緣好 

2.朋友多 

3.易成功 

4.威信高:這樣的人易給人留下好印象。

5.心臟好:微笑時心臟和全身負擔最輕。

6.胃健康:人的消化系統與心情有密切關係。

7.關節好:心情會影響關節潤滑能力。

8.更美麗:長期微笑可刻畫成面部表情。

9.衰老慢:微笑讓面部肌肉承受最小壓力。

10.長開心:能夠給人帶來好情緒。

 

 

夥伴們 : 過完耶誕節之後就要跟今年說再見了 ! ! !

提前祝賀並送給好友們五千萬:

一、千萬要快樂。

二、千萬要健康。

三、千萬要平安。

四、千萬要知足。

五、千萬要感恩 !

 

您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我的好友,早安唷!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20個比喻,個個到位,實在經典!!


20個比喻,個個到位,實在經典!!
http://quotationsclassic.blogspot.tw/2015/12/20.html


◎1、油條:不受煎熬,不會成熟;總受煎熬,會成為老油條。


◎2、麵包:渺小時,比較充實;偉大後,覺得空虛。


◎3、拉麵:想成功,得有人拉一把。


◎4、餃子:臉皮不能太厚。


◎5、啤酒:別急,總有讓你冒泡的時候。


◎6、蟹:一輩子只能紅極一時。


◎7、豆腐:關鍵階段,需要點化。


◎8、窩頭:還是留個心眼好。


◎9、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張關係網。


◎10、蝦:大紅之日,便是大悲之時。


◎11、天平:誰多給一點,就偏向誰。


◎12、瀑布:因居高臨下,才口若懸河。


◎13、鋸子:伶牙俐齒,專做離間行為。


◎14、氣球:只要被人一吹,便飄飄然了。


◎15、鐘錶:可以回到起點,卻已不是昨天。


◎16、核桃:沒有華麗的外表,卻有充實的大腦。


◎17、指南針:思想穩定,東西再好也不被誘惑。


◎18、花瓶:外表再漂亮,也掩不住內心的空虛。


◎19、樹葉:得勢時趾高氣揚,失意時威風掃地。


◎20、歷史的標點全是問號,歷史的幕後全是驚嘆號。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 新 的 養 老 觀~~


 
 

       

    老伴,你有幾個「老伴」?如果你單身、失婚或者老年喪偶,沒有老伴,該怎麼辦?別擔心,老伴不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而是泛指「老來一起作伴」的親朋好友。

    假設你的答案是「只有1個」,很抱歉,顯示你的支持網絡薄弱,你的生活十分退縮封閉;10個,不錯,相當充實;20個,恭喜你,保證生活非常多采多姿。 

    一般人常指望夫妻的功能,就是老了一起作伴。但根據社會心理分析,這個迷思與事實相去甚遠,配偶不見得是最好的人生伴侶,如果一廂情願把配偶當成理想的老伴,恐怕會失望,很多性格不相投的夫妻,愈老愈不肯妥協,貌合神離,相敬如冰,退休後分床、分房、分居、分手的例子,比比皆是。

  「寄望婚姻(配偶)能解除寂寞,基本上是神話」。資深兩性專欄作家薇薇夫人毫不隱諱指出,現實中看到很多夫妻「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幾乎沒有任何交集,她的一些朋友有時不能把心事告訴配偶,卻能對好朋友暢所欲言。

    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講師廖紀華也主張,老伴不是只有「另外一半」,一旦把全部的指望都放在配偶身上,期待對方陪伴度過晚年生活,這是把生命窄化,讓彼此的壓力都陷於沈重..  萬一有一半先走了,另一半會有難以承受之痛。

    「夫妻關係太黏膩、太依賴,對生死就不容易看得透。」她善意提醒。 廖紀華舉自己的公婆為例,兩位長輩感情甚篤,在同一個學校教書,數十年來都是同進同出,從無例外。前一陣子,76歲的公公竟然鼓勵婆婆跟著兒子去自助旅行,這是兩個人第一次長期分開,雙方都很不捨,但公公對家人說,「她應該學習不要再這麼黏我了!」

    經常受邀參與社區老人議題講座的廖紀華觀察,在絕大多數社福團體、醫療機構服務的志工,80%都是女性,年長男性反而不願意走出來,「家庭角色互換,女性退休後跑出來,男性則大多窩在家裡,只會打電話問老婆:[什麼時候回家煮飯] 

 

         ~~16個朋友提高幸福指數 ~~

    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系曾追蹤100名退休族4年後的生活狀況,其中對生活最感滿意的退休族,平均有16名可以依賴的朋友或熟人;不滿意退休生活的,則只有不到10個朋友。研究人員因此得到一個重要結論:團體和情感方面的支援,是左右退休快樂與否的重要因素,影響程度更勝於金錢。

即使保持單身,但有很多親近的朋友、家人、鄰居,參加有意義的組織,照樣可以擴大生活圈,享受精彩的老年生活。

    老人學專家、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教天助指出,幸福的退休生活至少包括6個面向:

健康、感情、學習、工作、信仰(精神),以及社交活動。社會支持網絡代表與他人的連結度。找對老伴不但可以提升生命品質,還能改善健康與壽命。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傅利曼(Howard S. Friedman)在《他們為什麼活到99》一書中指出,擁有滿意的社會關係與豐富的社交生活人比較快樂。

他並且提出一個自我檢測量表,列舉10個評估項目,譬如是否常和朋友一起做什麼事、每個月見幾次面、熱心助人等等。  老年最害怕自己一無所有,會恐慌、沒有安全感,愈早計劃,就能愈早瞭解還有哪些不足、哪些已經很豐富。

    傅利曼確切表示,人生下半場能具體看到健康與長壽成效的,都是因為提早計劃,用心經營社會網絡的結果。因為沒有同伴,生活不知如何打發,足不出戶、唉聲嘆氣的長輩比比皆是,「『老年自閉症』或『老年憂鬱症』比『老年癡呆症』更教人憂心。」找伴侶是退休族一個重要的人生功課,絕不容輕忽。  老伴不會自動掉下來 「沒有朋友的人最貧窮。」

    加拿大籍退休達人、暢銷作家柴林斯(Ernie J. Zelinski)在《幸福退休新年代》一書直指,許多人為了追求事業,忽略友誼,而且以男性居多。對於離開職場的退休族,柴林斯基建議,必須以其他社交方式製造團體歸屬感。 

    「友誼帶來的快樂,可說是全世界最不需要花錢的東西。」柴林斯基一語概括,但他也強調「友誼不是名詞,而是動詞」,仍需要付出一項成本:投入的時間和努力,才能開枝展葉。

    老伴絕不會從天上自動掉下來,而是要用心經營的結果,更不能一廂情願以為船到橋頭自然直,一定要提早開始「收編」,中年就要考慮累積下一階段的人際資源。

    廖紀華常聽到很多人開口閉口說「隨緣」,在她看來則是「偷懶」的藉口,朋友之間一定要花時間維繫,否則關係就會疏遠,「不要以前忙著工作,忘了交好朋友,等到老了再交,別人也會挑(剔)你。」正如同年輕的時候會為「往上爬」做準備,過了中年以後,不管40歲、50歲,就要開始為「往下走」做計劃,一定要知道如何下山,才能順利地從山頂回到出發的原點。 

    廖紀華建議,不妨列出一張「老伴清單」,把生命重新做整理,就可以很清楚掌握自己的位置: 

 1、 健康要顧好。 膝蓋沒 力就得連滾帶爬地下山 。 

2、財富規劃要做好。但也不必焦慮過度,而是把物質慾望降低,夠用就好。廖紀華認識一些長輩,一個月9000元就過得很不錯,純粹只是生活必須開支,反正東西都買得差不多了,房貸也大多付清了,不必買新衣服,而且坐公車免費,到老人大學就讀學費非常便宜,一年繳幾百塊錢,活動內容又充實。

 3、一定要有醫療保險。  突然生病住院,才不必擔心醫療費用沒著落。   

 4、評估個人社會資源。  有哪些可運用?這些資源累積起來是衝突線多,還是和平線、冷漠線居多?譬如泡湯、唱歌、旅行,是否都有伴可同行?再根據這份評估,下手收集老伴,手足、親戚、同學、同事、鄰居、宗教信仰、公益組織、才藝社團、寵物等,都是適當的管道。 

       [一個人的老後]一書作者:上野千鶴子,1948年生,富山縣人,京都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現任東京大學研究所人文社會學系研究所教授。 

    本書共分六章: 

    第一章『歡迎加入單身一族』  『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一針見血道出人生真實結局,最後的人生終究是一個人。 

    第二章『如何選擇生活住居?』  作者認為不用再為家人和工作而煩惱,能好好享受人生的基本條件,就是『有一處專屬自己的住所』。許多入住照護設施的年長者『想回家生活』的願望,甚至是指『想回到一處專屬於自己的家』,而不是『和子女同住的家』。 

     第三章『如何維繫人際交往?』  老後別只依賴職場上的友情,也應該在其他領域拓展關係,高科技如網路與手機,也是行動不便老者之低廉的交友方式,建議老人能夠交一些可以『一起吃飯』的朋友。 

    第四章『如何做好理財規劃?』  有一個比較值得大家去遵循的建議:那就是『不要輕言退休』,作者鼓勵銀髮族積極去從事『第二春』,或是『第三春』的小事業,老年生活當中有個『專業小舞台』讓自己的能力繼續發揮並賺點小錢,不論在實質與精神面上都值得銀髮族去嘗試。 

    第五章『如何面對醫療照護?』  人一旦步入暮年生活,的確得面臨『誰來照顧自己』的問題。雖說現實社會的照護系統日漸完善,但接受照護仍需無比的勇氣與智慧。此時,仔細傾聽自己的聲音,誠實面對自己的身體,一旦成為受照護者也可以坦然以對。 

    第六章『如何劃下人生句點?』  人生的句點,這裡指的當然是死亡,一個人離開這個世界後,還能留下什麼?自己又想以什麼方法離開人世?以下是單身者往生前就可以做的四項準備: 

    1.平常多與人接觸,建立良好人際關係,以利往生後能及早被發現。 

     2.盡早處理掉不能留下的物品。

     3.關於遺體遺骨的處理,最好選擇不會讓生者感到困擾的方式處理,並且讓生者充分瞭解自己的意思。 

     4.準備好一切身後事的費用及謝禮,千萬別認為別人的幫助是出於義務或理所當然。

    單身者若能抱著這種想法享受人生,便能安心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結語:  俗話說的好「有理財就不窮、有計畫就不亂、有準備就不忙」,身為預備成為老人的我們,是否做好準備了?只要事先做好準備,日後就無須憂心老後生活。

    要準備的:       

    第一件事就是能老健。

平時就要注重三養:

吃得營養、

注重保養、

要有修養。 

    第二是老居:

與其過度恐懼孤獨,而強以兒孫同住,過著忍氣吞聲的生活,倒不如獨自享受單身之樂,無論城市或郊區,住最適合自己的地方。 

    第三是老本。

既然養兒已無法養老,為人父母的也只能自立自強了,老本一定要保得好,不進棺材前一定不分家產。 

    第四是老友。

有個好朋友、好飯友和伴侶一樣重要,平時要廣結善緣,多認識各類朋友,是單身貴族享受生活的一項祕訣。

    總之,不管你是長壽的歐吉桑或歐巴桑,到最後都是一個人,這句話一點也不悲涼,也不可怕,全看你如何安排生活,全看你有沒有成熟的心理。喜歡就值得去做,別忘了,這輩子就只這一次 。